报告年鉴

中心成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心成果 -> 报告年鉴 -> 正文

报告年鉴

湖北企业品牌保护法律意识问卷调查报告

发布日期:2019-06-20   发布人:法律所   访问次数:

湖北企业品牌保护法律意识问卷调查报告[1]

湖北品牌发展研究中心品牌评估与法律保护研究所

一、数据采集说明

为了解湖北企业在商标申请、品牌保护、品牌管理、知识产权维权方面的法律意识,了解企业对知识产权了解湖北企业在商标申请、品牌管理、预防侵权、维权救济等企业经营活动中对法律规定、行政执法、司法程序的理解与运用情况,以期更好地规划湖北品牌保护事业的发展方向及探索互联网时代品牌保护与发展的前沿问题,我们特推出了此次问卷调查。调查共10个问题,第15题及第7题为单项选择题,第689题为多项选择题,第10题为文字留言主观题。

调查通过武汉知识产权研究会“知会行”微信公众号及研究会群发布,收到来自企业界的反馈共54个样本,这些企业,从规模上看,有国有大型企业、也有规模小的初创企业,从行业来看,有金融、石化、安保等市场集中度较高的企业,也有餐饮、日用百货、中介服务等竞争激烈、利润相对微薄的企业;从知识产权类型上看,有的文化企业更多著作权保护与纠纷,有的企业更多商标品牌的注册、维护与管理,有的企业更多涉及专利及高新技术的保护。

二、调查样本的反馈信息

1 您所在的企业申请了多少个商标?


调查数据显示:70.37%的企业申请商标数量不足10个,14.81%的企业申请商标数量在10~20个之间;5.56%的企业申请了20~30个商标,申请了40~50 个商标的企业占比3.70,还有5.56%的企业申请商标数量多于50个。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具有较强的商标意识。

 

2、您所在的企业为申请一件商标支付的最高价格是?

 

调查结果显示:85.19%的企业在申请商标之前有请过专业的设计人员对企业的商标图形进行过专门设计,14.81的企业则没有。这反映出绝大部分受访企业十分关注图形商标,可能基于简短、知名度高的文字商标资源越来越少的现实原因;图形商标在防止相同或近似的使用方便也更有优势。

 

4、您所在的企业聘请过律师进行品牌注册、管理与保护的法律专题培训吗?

调查结果显示:55.56%的企业曾经聘请过律师进行了有关品牌注册、管理与保护的法律专题培训,44.44%的企业则没有。这反映出企业对于品牌申请、注册和保护的态度是:有半成以上有意愿承担购买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成本。

调查结果显示:50%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品牌商标保护意识,实施了品牌跟踪管理制度,对他人进行的相同或近似商标的申请提出过异议。也有一半的受访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品牌管理制度,这反映出目前企业界对于品牌管理和保护的态度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还没有普遍从制度上建立企业内部的品牌管理制度。

 

这反映出绝大部分受访企业都有较强的品牌保护和法律意识,当遭遇商标侵权或者不正当商业竞争时,选择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企业认为目前品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依次为:

1)诚信经营、有序经营、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观念不强。持这种认识的企业占比25.29%,他们认为:这是导致品牌保护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2)侵权行为不易发现,侵权取证难。22.94%的受访企业认为侵权行为具有隐蔽性、不容易被发现,提起侵权之诉、但是取证有诸多障碍;

317.65%的企业认为司法判赔金额低;

411.18%的受访企业认为维权诉讼中证据制度及审判机制不完善;

510%的受访企业认为商标申请费用偏高,品牌保护服务的报酬高;

67.06%的企业认为行政裁定及判决结果经常发生反转,不确定性强;

74.71%的企业认为行政机关执法不严;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企业认为品牌保护现状中存在许多问题。

 

10、最后,请您就如何提升湖北企业的品牌保护法律意识,提出1-3条具体意见或建议:

反馈的意见,包括以下内容:

1)严格执法,加强法律宣传;做一个微信公众号,让企业关注并交流。

2)多给企业讲一讲反面例子、起到警示提醒作用;

3)加强政策扶持;议政府出台更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依法办事,加大处罚力度,执法必严;

4)建议相关部门不定时组织公益培训,提高公众对商标的认识;

5)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政策,鼓励企业重视商标、重视品牌,强化民众的品牌意识。

6)成立省一级政府领导工作小组,进行统一领导和开展工作;

7)建立对企业创立品牌工作的长效激励机制,加大对申请品牌费用的补助和奖励。

8)建议企业加强自我保护,遇到侵权行为要注意收集;

9)加强法律维权意识,积极打造自主品牌,加大资金和政策投入;

10)可定期组织法律工作人员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增强品牌意识,加大品牌维护力度的同时做好竞争对手侵权防范工作。

11)通过统一裁判尺度,依法确定好商标侵权的赔偿数额,严厉打击商标侵权行为和“傍名单”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促进相关行业健康发展。

12)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行政执法的衔接,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整体合力的形成。

13)建议加强企业间品牌保护交流,互通有无,强化自身品牌保护法律意识。

14)在小城市,企业的品牌意识比较薄弱,小公司甚至没有想到注册商标,根本没用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品牌意识还有待宣传,提升小城市企业家的品牌意识和商标重要性认识。

15)多在社会提倡“百年老店”,“工匠精神”,让诚信经营,服务为本的理念得以在商界形成。

16)加大侵权打击力度。降低维权难度;2.加大行政执法力度(降低维权成本、提高维权效率)

17)降低商标申请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18)大力宣扬品牌的价值,共建保护品牌的大环境。培训品牌建设具体措施;

19)涉及侵犯企业名称权,对于傍名牌、搭便车等侵权行为要早进行维权打击;

20)建立企业之间的法务联盟,抱团维权;与工商、知识产权等政府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便于汇聚单个企业微弱的维权声音。

21)多进行案例展示与以案说法的讲座培训。

22)发挥高校和协会作用。

 

三、分析与评价

(一)湖北企业品牌保护法律意识现状及成因分析

1.区域性品牌保护意识的高低与区域性产业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联

从企业对商标申请数量、企业对有偿法律服务的采购、企业在内设知识产权法务、建立专门的品牌跟踪管理系统等方面看,相当部分的企业还是体现出积极性不高、疲于应付的现状,归根结底,与企业的经济实力、所在区域的产业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联;相对来说,高新技术企业、市场集中度高的企业对品牌主动注册、主动保护的水平更高,小企业竞争压力大、随时需要转换经营资源,对品牌保护的经济承受能力更低、对预防侵权更多抱有侥幸心理。

2.企业之间品牌保护意识的差别与企业对法律服务重视的程度相关

除了线上的数据采集以外,我们在本次问卷调查活动中,也进行了一些线下的单独的、隐名的、针对企业家的采访,了解到如下情况:设置了常年法律顾问的企业本身对法律服务就有较同重视,不论是通过企业法务还是外聘的法律顾问,在法律专业人士提供的讲座、咨询和法律风险防范的问诊、判断、建议,往往已经包含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的内容,这些企业相应地品牌保护法律意识就更高一些。在企业的开支中对法律服务预算安排少的企业,相应地品牌保护法律意识就更低一些。

3.企业对积极维权和防止侵权的态度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联系紧密

第三个方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实际水平影响企业在积极维权和防止侵权方面的态度。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作为权利人一方,往往会遇到侵权证据隐匿性强、难以发现;诉讼中,难以证明自己的损失、侵权人的获利,最后,导致大多数案件按照法定赔偿方式,由法官酌定一定的判赔金额,相应的金额对于权利人来说,起不到弥补损失的实际作用,抑制了企业创新的动力。由于侵权成本低、惩罚性赔偿较少,违法的企业因此也就在防止侵权方面没有尽更多注意义务,甚至故意、恶意侵权,通过“傍名牌”、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牟取不正当利益。

(二)湖北企业品牌保护的规律及提升对策

1.加强对企业领导及企业内部的品牌保护与知识产权法培训

提高品牌保护法律意识首先是企业自身的责任,在法治社会,企业作为经营者,首先要承担依法经营、公平竞争的责任,企业领导及决策者自己要懂得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掌握知识产权法律知识、通过品牌管理与运营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因此,企业可以通过联系知识产权行政主管机关、检察机关、司法机关,邀请专业人士走进企业开展法制宣传,聘请常年法律顾问、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专员开展培训、教育、学习,在内部建立起品牌管理体系及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工作制度。

2.跨越法律专业性与社会大众之间的鸿沟、开展知识产权文化宣传

从法律服务工作者、知识产权服务业的角度,要跨越法律专业性与社会大众之间的鸿沟,通过深入浅出的知识讲解、正反对比的案例展示、形式生动的网络宣传等方式,让品牌保护走到百姓生活之中,让大众对品牌保护及知识产权的认识从“看不懂”、“看热闹”实现到有切身体会、发生共鸣的转变。将知识产权强国强省的战略,落实到每个公民投身创新、支持公平竞争、实现消费者知情权的理念之中,这个过程是一个“普法”的过程,需要法律专业人士投入到知识产权文化宣传、公益性讲座、培训之中。

3.企业对政府管理市场秩序及引导诚实信用的社会风气有较高期待

良好的公平竞争秩序靠严明的执法与公正的司法保障,整个社会诚实信用的风气还靠政府引导和监督,企业及大众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开展奖罚分明的治理、有着较高期待。在品牌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的事业中,社会监督、大众参与、行政执法、司法保护,还需形成联动与协作,侵权企业要认真对待法院的司法建议进行内部合规管理、预防侵权;维权企业要吸取教训、注意搜集留存证据、引入专业人士指导、形成品牌保护联盟、增强合力。政府对相应的联盟、协会的成立应给予支持,引导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的社会风气。


 

[1] 本报告在2018湖北品牌发展法律论坛上发布,论坛于2018525日在文华学院湖北品牌发展研究中心召开。由张宇庆、苏征、曹美阳等教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