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中心成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心成果 -> 媒体报道 -> 正文

媒体报道

文华学院湖北省非遗研究中心主任谭邦和教授访谈录

发布日期:2015-12-28   发布人:管理员   访问次数:

        2015年12月28日,文华学院湖北省非遗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非遗中心)在行政楼报告厅举办了授牌仪式。为加强大家对非遗中心的了解和认识,我们专门访问了非遗中心中心主任谭邦和教授。

问:谭教授您好,非遗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怎样的呢?

谭:作为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教育厅在文华学院设立的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我们被确定的研究方向是“非遗校园传承”。在湖北省各个高校和研究院所设立的22个研究中心里,这是独一无二的专门研究方向。其他中心的研究方向都是非遗研究的某些具体项目或某些专门领域,而我们的研究任务则是是要在大中小学校园传承非遗的知识,播撒非遗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里栽种非遗的意识。一个国家的教育,天经地义地要传承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全体研究人员因而深刻认识到我们的研究工作具有神圣的意义与价值。

因此,文华学院非遗研究中心的基本定位是,以立足湖北,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学术视野,在两厅特别是非遗处的领导下,积极贯彻国家非遗保护的方针政策,系统研究非遗校园传承的理论问题、操作机制和实践环节,其中包括现状调研、基础理论、课程设计、教材编写、项目规划、实践运作、决策咨询、问题研究、数据库建设等若干方面的丰富内容。以扎实有效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操作经验推动湖北省非遗校园传承工作的开展,成为湖北省非遗校园传承工作的主力学术团队和学术指导机构、湖北省非遗校园传承事业发展的主要推进力量、湖北省非遗校园传承研究的学术基地、咨询机构与工作平台,成为两厅和非遗处非遗校园传承工作的顾问与参谋。

问:谭教授,可以麻烦您给我们介绍一下非遗中心的组织机构的设置吗?

谭:好的。中心组织管理机构分为办公室、学术部、项目策划部、媒体传播部。中心主任负责全面管理,几位副主任兼任各部部长。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日志、对外联络、经费管理和撰写工作报告。学术部负责组织非遗校园传承的理论研究、设计学术项目、开展学术交流培训、搜集学术文献资料(包括网络资料)、编辑《文华非遗工作简报》等工作,并承担“非遗概论”课程的相关管理工作。项目部负责非遗校园传承的项目策划、人员组织、对外联络、流程操作和过程管理,以及终端成果验收总结的组织工作。媒体传播部作为中心的对外窗口,负责对外宣传报道工作,设计与管理“文华非遗”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同时负责组织和管理“文华非遗学社”的学生社团,指导学社的学生积极参与中心的各项工作。

中心聘请了武汉大学、华中科大、华中师大、湖北大学的专家教授,和文华学院自己的专家教授一起,组成了高水平、跨学校的学术委员会,作为本中心的学术指导机构和学术决策机构。

问:谭教授,非遗中心的主要建设内容是如何规划的呢?

谭:这个问题问得比较好!我们可以用以下几个关键词来概括:

两大研究方向:第一研究方向,非遗校园传承研究;第二研究方向:非遗品牌发展研究。

两门非遗课程:文华学院人文学部本科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华学院全校选修课:非遗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工作室:专门研究非遗品牌的校园传承与社会传播。

一批研究项目:陆续向省文化厅、教育厅以及国家和省市各级主管部门申请非遗校园传承和非遗品牌研究的课题与项目,发表论文,出版著作,推出一批学术研究成果。

系列主题活动:从文华学院校内做起,在首先做好“非遗进文华”的基础上,不断设计策划非遗校园传承的各种活动项目,实质性地推进湖北省大中小学非遗进校园的工作。

系列非遗教材:与地方教育领导部门和教学研究机构合作,编写非遗进校园(主要是中小学)的地方课程教材。在此基础上,尝试编写《非遗校园传承》的高校教材。

主题学术会议:定期主办本省和全国的非遗校园传承和非遗品牌研究的学术会议,扩大文华非遗研究中心的影响。

系列学术讲座:请进来一批非遗研究专家给文华师生做系列学术讲座,活跃校园的学术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扩大本中心的对外学术交流。同时,也要走出去,到各个校园去做非遗校园传承的学术讲座。

“文华非遗”多媒体传播:建设“文华非遗”官网、微博、微信,报道文华非遗中心的工作,扩大文华非遗的社会影响,塑造文华非遗的品牌形象。

一个学生社团:建立文华学院非遗学社,以非遗主题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跃校园文化,培养非遗校园传承工作的学生队伍。

问:中心的研究方向是非遗校园传承,我们学生非常感兴趣,很多同学跃跃欲试,想发挥自身的特长,积极参与中心的活动呢。可以请谭教授给我们介绍一下中心今后的主要工作思路吗?

谭:听到你们说我们的学生非常感兴趣,我也非常高兴。非遗校园校园传承分为大学校园和中小学校园,传承方式有所不同。

大学校园的传承方式主要是三种,一,在相关院系开设有关非遗的专业课程,在全校各专业开设有关非遗的选修课程;二,将非遗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开展非遗主题的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把非遗意识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三,在高校建立非遗学生社团,这个社团将更多地学习非遗知识,并成为非遗校园活动的组织者。这方面,我们从自己做起,我们已经把《非遗概论》放进了中文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并将非遗研究和非遗传承的能力作为文华中文的办学特色以及毕业生的就业优势之一,希望我们的毕业生将来能够受到湖北省各级文化部门的欢迎。我们也正在谋划在全校开设“非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希望更广泛地在各个专业传播非遗的种子。我们已经组建了非遗学社,并将吸收他们参加我们非遗研究中心的各种学术活动,把他们培养成非遗校园传播的骨干。我们将以文华校园作为实验园地,把成功的经验推广到其他高校,帮助其他高校建立非遗学社,帮助其他高校开展非遗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

中小学的校园传承情况有所不同,除了非遗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之外,我们将与地方教育研究机构以及中小学校开展合作,编写非遗的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让非遗进活动,进课堂,进教材,进孩子们的心灵。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必须对中小学教师进行非遗意识的培养和非遗知识的培训,我们将积极谋求省市教育领导部门的支持,并与各级教育研究机构合作,在非遗传承人、非遗研究专家与中小学教师、中小学生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问:听到谭教授这样讲解,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啊。不知道中心近期有没有将进行的重点项目呢?我们也想提前了解一下,也好为中心的宣传出一份力,为我们的校园传承出一份力。

谭:非常感谢你们有这样的想法,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真正地加入进来。近期中心计划进行的重点项目主要有:

1.非遗雕塑进校园

文华学院刘献君院长最近独具眼光地提出,精选一批适合成为雕塑的非遗项目,丰富文华学院的校园景观,在红枫校园风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文华学院的校园文化特色,使文华学院的美丽校园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空间。

基本思路:(1)是湖北独特的,也是国家级别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例如“高山流水”,例如屈原。(2)能够设计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场面的,易于用雕塑艺术展示的。(3)一定要成为艺术精品。(4)积累经验向别的校园推广。

2.湖北省高校地方戏曲曲艺文艺汇演

目的:吸引和组织湖北省地方戏曲曲艺名家和传承人走进校园传艺,激励校园师生学艺,有效促进湖北省地方戏曲曲艺的花朵在校园盛开。

方式:以湖北省文化厅、教育厅、非遗处作为主办单位,文华学院作为承办单位,文华学院非遗研究中心作为工作班子,文华学院提供舞台和竞赛组织工作,形成一年一度或两年一度的高校非遗专项赛事。

3.古琴进校园

原由:2003年11月,在巴黎,联合国宣布古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台在武汉,在湖北,在我们身边。《高山流水》从我们这块土地上开始弹奏。但是古琴在琴台旧地被淡忘。我们作为非遗校园传承的工作机构,琴台故地,弘扬古琴非遗,我们责无旁贷。

方式:中心与武汉市古琴界、武汉市教科院三方合作,有序组织古琴演奏进校园,古琴知识和知音文化讲座进校园,发现和培养一批古琴小苗子,探索古琴非遗校园传承的长远机制。

此外,湖北省非遗校园传承现状调研、非遗进校园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文华学院节日非遗主题校园活动(清明、端午、重阳等)、剪纸进校园等项目也在策划之中。